志愿者要求: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志愿服务工作相关规定,无违法犯罪记录;
2.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须经其监护人同意。
3.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服务期间能够保证相对固定的服务时间;
4.具备开展志愿服务所需要的身体条件和健康素质;
5.具备志愿服务岗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具备岗位所需沟通合作的能力和尊重服务对象的意识。
上岗须知:
1.遵守上岗要求:做到仪表整洁、举止得体、文明礼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肃工作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擅自离岗、随意请假等;
2.积极配合工作:服从岗位安排和调配,服从相关组织方及负责人的管理;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以志愿者身份或者志愿服务名义从事任何以营利为目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3.做好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注意保护个人人身及财务安全,遇到突发事件应及时上报。
4.按时签到签退:到达服务现场后,请及时在“青聚锦官城·城市志愿者”平台签到,活动完成后按时签退。如未按照时间、地点要求签到签退,系统将无法补签。
服务说明在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通过志愿者活动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提高公众对气象工作的关注度和认识,增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能力。
1.摆展:在公园设置多个气象知识科普展览区,通过海报、展板、实物展示等形式,展示气象仪器(如便携式气象站,志愿者现场组装并演示如何测量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气象灾害(如洪水、干旱、台风等的模拟场景及防范措施)、气候变化(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图片和数据展示)等内容。
2.协助现场:设立气象观测小课堂,邀请公众特别是小朋友参与气象观测仪器的简单操作,如使用小型气象观测仪测量当地的气象数据,然后由志愿者帮助他们分析解读数据,让公众亲身体验气象观测的乐趣。进行气象科普影片展播,在公园的露天广场设置屏幕,循环播放一些关于气象知识、气候变化、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的科普影片,吸引公众驻足观看。
3.引导公众维持现场秩序:设置气象知识宣传点,志愿者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讲解常见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如台风、暴雨天气的应对措施等。邀请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在社区活动中心举办小型气象知识座谈会,邀请社区居民代表参加,深入探讨社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分享气象灾害应对经验和案例,提高社区居民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视程度。